焊缝是钢结构构件中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钢结构
安全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焊缝质量决定了钢结构的整体
工程质量。焊缝缺陷分为表面(近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常见的表面缺陷(近表面缺陷)有:表面气孔、咬边、烧穿和未焊满等;常见的内部缺陷有夹渣、未熔合、未焊透和裂纹等。焊缝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损伤被测材料的前提下,检测焊缝表面或内部缺陷。常见的焊缝无损检测技术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等。?
目前我国无损检测在建筑业上的应用,除非是特别重要的构件,一般不用射线探伤。一般来说,厚度8mm以上的板材,和曲率半径不大的管材的对接焊缝多采用超声波探伤。8mm以下的板材和曲率半径较大的管材的对接焊缝多采用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角焊缝大都采用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对于厚度在4mm―8mm范围内的钢板对接焊缝,使用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都只能探到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只能单面探伤的焊缝内部缺陷很难检测。普通超声仪探头能探测到的较小厚度为8mm,因此对于这一厚度范围的钢板或管材,检测焊缝内部缺陷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研制专门的超声仪探头,才能进行探伤检测。?
进行搭接节点相贯线焊缝检测时,对于被搭接管覆盖的焊缝,在搭接管安装完成后,则无法检测到,在搭接管和被搭接管以及主管交界处,其焊缝根部若出现缺陷很难使用超声波方法进行缺陷的检测。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母材管壁厚度小于8mm,则可使用磁粉检测,然而磁粉检测却难以检测到焊缝缺陷的内部缺陷。对于母材管壁厚度大于8mm的焊缝,规范规定了对有疑义的焊缝可进行射线检测,但射线检测的可操作性比超声波检测麻烦很多,特别对于在高空现场施工完成的焊缝,射线检测很难实现。当钢结构设计焊缝质量等级达不到射线探伤标准时,规范仅仅只对这些焊缝表面成型做出了规定,而没有对其射线探伤做出明确的规定。国内到现在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建筑钢结构的无损检测验收规范,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国标GB502052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于无损检测方面的内容,但是还其内容还不够完全,无法涵盖现今在有的钢结构焊缝类型,并且其主要内容是参照压力容器检验标准制定的,而压力容器检验标准用在建筑钢结构方面相对而言是过于严格了。?
4 结语?
钢结构在工业农业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对钢结构的缺陷进行判断与评估,是保证钢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钢结构中几种常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并以焊缝无损检测技术作为案例进行了说明。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无损检测方法不断涌现,相信随着社会进步,新的钢结构无损检测方法必将出现。本文仅对现有钢结构无损检测的常见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该问题的研究仍然有着广大的空间。?

高强度螺栓连接紧固的质量控制: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在供货、装运、保管过程中应轻装轻放,防止螺栓损伤与沾污。安装时要确保穿孔的自由通过,严禁锤击穿孔,穿孔方向要保持一致,垫圈位于螺母一侧,确保高强度螺栓连接板接触面的平整。在梁柱连接板安装时,采用在两端面4颗螺栓一起穿入,进行初拧。同一节柱上梁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顺序为先拧上层梁,再拧下层梁,最后拧中间层梁;同一层梁的高强螺栓拧紧顺序为先拧主梁高强度螺栓
在钢结构缺陷检测时常用超声波法和电磁法。对钢结构检测时,检查钢结构的材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较好的方法是在结构非主要受力部位截取样本进行试验,从而确定相应的强度指标。但这样会对钢结构造成一定的损坏,可能会影响钢结构的正常运行。
在采用钢结构的建筑中,钢结构之间一般是采用焊接进行连接的。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就是为了判定焊接的钢结构或焊件在成型后是否能够满足建筑的要求。

焊接接头中常见焊接缺陷主要有不连续性、几何偏差、冶金不均匀性。焊接缺陷根据其性质、特征主要可以分为6个大类:
(1)裂纹: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发射状裂纹、弧坑裂纹等。(2)孔穴:气孔、结晶缩孔、弧坑缩孔等。(3)固体夹渣:夹渣、焊剂或熔剂夹渣、金属夹渣等。(4)未焊透及未熔合。(5)形状和尺寸不良。(6)其他缺陷:电弧擦伤、飞溅等。

在施工前对所用到的钢构件都要重新进行检查,包括钢材材质的产品质量证明书、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以及构件的几何尺寸、焊接质量的检验资料等。现场检查的重点是根据设计图纸和构件放样图对每个钢构件的编号、安装位置进行确认,并分别按类堆放,以便对号安装。同时检查钢构件的几何尺寸、节点板的位置和角度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螺栓孔直径、位置偏差、焊缝的坡口质量、节点板的摩擦面处理质量等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避免在高空作业时因尺寸不符而造成修改。
-/gjdaea/-
http://zjgc66.cn.b2b168.com